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海洋经济:台州新一轮发展的巨大引擎

2011-11-28来源:台州门户网阅读数:718

    “如果说台州上一轮发展归功于民营经济的崛起,那么海洋经济必将成为推动新一轮发展的引擎。”近日举行的市委工作会议,作出了这样一个重要论断。 
  立足于资源禀赋,立足于“十二五”发展新起点,立足于全省区域竞合新格局,从更深的层次审视,台州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便跃然纸上。
  事实上,台州发展海洋经济由来已久。从“开发大港口”,到打造“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大城市”,到建设“海上台州”,再到“主攻沿海”,思路不断深化,基础不断夯实。特别是近年来,台州集中打造了以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为核心的重大产业平台,海洋经济保持了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
  当“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遇到“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时,一切便已水到渠成,海洋经济像一台巨大的引擎,正推动台州这列“发展火车”呼啸前行。
  审视资源禀赋,台州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潜在优势在于海洋,海洋经济给台州带来了后发赶超的重大契机
  浙江发展海洋经济,是全省生产力布局的重构,必然会改变现有的区域竞争格局。
  对此,台州具有充足的底气。这个大陆海岸线占全省三分之一强的地区,底气首先来自所拥有的丰富的海洋资源。
  ——港口资源。规划港口岸线156.48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以上的港口岸线长达91公里。台州港是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蕴藏着健跳、头门岛、大陈岛、龙门、大麦屿等深水良港选址。健跳港曾被孙中山先生称为“实业之要港”,岸线水深10米以上,可建深水泊位12个。头门作业区可建大小泊位88个,最大可建造20万吨级泊位。大陈岛港区30万吨级深水岸线长达4公里,且终年不冻不淤。龙门港区可建5万吨级以上泊位30个以上。大麦屿港区南侧改造后可建20-30万吨级码头。
  ——滩涂资源。海涂总面积约100万亩(666.54平方公里),占浙江省的27.3%。其中已围滩涂面积7.5万亩,在围10个滩涂面积共计29万亩(约200平方公里),并且是成片区域。这些滩涂不仅为海水养殖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是台州城市建设土地储备和临港产业建设用地的重要来源。
  ——海岛资源。海岛是特殊的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复合区域,也是海洋开发的重要基地。台州共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87个,占全省海岛总数的22.4%。其中无居民海岛654个,居全省第二位。
  ——能源资源。台州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兼有核电、火电、风电、潮汐电等,还拥有丰富的波浪能和潮流能有待开发。台州第二电厂2×100万千瓦项目、三门健跳2万千瓦潮汐发电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浙江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州的沿海开发也可以说进入了国家层面,优势得到放大,机遇前所未有。”市委书记陈铁雄说。
  据了解,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格局是“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温台沿海产业带是“两翼”中的重要一翼,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为“九区”中的重要一区,一批事关台州长远发展的关键性项目也列入其中。
  台州以竞合的姿态加入地区间的跨越赶超。7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台州人马上嗅到了蕴藏其中的发展机遇。“舟山和台州毗邻,台州又是浙江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必将推动台州海洋经济发展。”市经信委副主任张海松如是说。
  台州人看到,舟山人口相对较少,其发展不会仅仅以本地为支撑,必将形成与台州、宁波联动发展的格局。由此,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对台州来说,不只是多了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审视产业现状,台州清醒地认识到转型升级的主平台在于沿海,基本方向是发展海洋经济
  当前,台州最紧要的任务是产业转型升级。
  有识之士认为,转型之难,难在传统沿路块状经济构成的产业布局面临的空间制约,难在传统制造业遭遇的技术瓶颈和市场困惑,难在资源要素紧缺和环境容量压缩造成的生存困境。
  耽溺于怪圈,脚步难免蹒跚。2008年9月,金融危机不期而至,之后,台州某些主导产业甚至出现过负增长的发展局面。仿佛是一夜之间,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技术创新优势不明显、企业管理粗放、抗风险能力低下等原本一直被经济高速增长掩盖的问题,以一种令人痛心的方式在台州显现出来。
  种种迹象表明,台州原有的体制机制优势正在不可遏制地趋于弱化。台州产业要闯出一片新天地,必须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必须打开新的空间,坚定不移地走转型之路。
  但是怎么转?转向哪里?
  “平台就在沿海,基本方向是发展海洋经济!”市委、市政府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具体的路径有两条。其一,拓展发展空间,集聚生产要素,缓解资源环境要素制约。其二,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从而促进产业集聚、功能集成和资源集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Page/
  去年以来,台州把重心放在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上,项目布局、滩涂围垦、港口开发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等加紧推进。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被定位为国家级的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以打造“发展模式循环型,产业导向高新型,空间环境生态型”为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为发展目标。“要以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加快海洋产业集聚平台等五大平台和石化产业基地等八类临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市委副书记、市长吴蔚荣这样表达市委、市政府对这个集聚区的期许。
  显然,沿海开发,海洋经济发展,台州更多的是以科学发展观和集约发展的理念来审视未来的发展道路。
  审视发展后劲,台州清醒地认识到新的增长极在于陆海联动,通过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形成沿海开放开发新格局
  在海洋经济发展大潮兴起之际,当“台州的优势和潜力在海洋”成为共识之时,关于台州新的增长极的确立已是顺理成章——
  陆海联动,通过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形成沿海开放开发新格局!
  翻开台州版图,广阔的海域造就了丰富的滩涂资源,三门、临海、椒江、路桥、温岭、玉环等地,适宜围垦造地的滩涂达77.72万亩,居全省各地市首位。
  把目光投向广阔的海洋,引导台州经济从内陆时代迈向陆海联动发展的时代,这是新台州的必然选择。
  在我市制定的《台州滩涂围垦实施项目和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计划》中,明确了近三年全市围垦工程的项目和任务。从2010年到2012年,续建台州三山北涂、椒江十一塘、路桥三山涂和黄礁涂、临海北洋涂和南洋涂、温岭担屿涂以及玉环漩门三期等8项滩涂围垦工程,总计围垦面积22.9万亩。
  “你眼前看到的是围垦的海涂,但到‘十二五’末,这里会崛起一座东方大港。”头门港区管委会主任金敏对记者说。作为台州沿海产业带未来的希望之港,头门港区的围垦、疏港公路和港区码头三大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
  与此同时,台州黄金海岸由南至北,各大港区建设如火如荼,共同打造台州港灿烂的明天。台州炼化一体化、沿海高速、金台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不断深化,三门核电、74与75省道南延、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等一批能源、交通、水利项目有新进展,各大工业集聚区迅速崛起……
  与此遥相辉映的是新型城市化的强力推进。“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实施主体功能分区,构建台州城市群,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县域中心建设,培育中心镇和小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已成为台州“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新型城市化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而新型工业化则有力地推动新型城市化”,这一美好的互动正逐步变为现实。
哔咔漫画-免费在线漫画平台-最好看的漫画就在哔咔漫画 哔咔漫画-免费好看的漫画官网-最新最全的漫画网站 哔咔漫画-免费在线漫画平台-最好看的漫画就在哔咔漫画 韩国漫画网-无遮韩国免费漫画大全|免费在线阅读 91漫画-免费好看的漫画官网-最新最全的漫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