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9来源:中国经济时报阅读数:87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培养了人才,积累了资金,制造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我国总体上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在全球分工地位还不高,出口产品普遍面临技术含量少、附加值低的问题。
我国总部经济理论的首创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表示,现阶段我国迫切需要抓住国家经济地位上升的有利契机,加快推动更多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这是稳外需、保增长、转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更深层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
据赵弘介绍,本届论坛将对我国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 “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海外经营风险、并购风险、海外融资、文化融合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期间,还将推出“2012—2013年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报告 (2012)”,后者第八次对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除拉萨外)和计划单列市共35个城市的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进行排序和分析述评,以期帮助各城市了解发展总部经济优劣势,明确其总部经济发展条件和能力水平。